•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我国东北三省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有哪些特征?

提问者认为标题已经详细的描述了问题的所有要点,
所以没有再添加更多内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匿名 提出于2021-04-27
1 关注
0 收藏
1767 浏览

1 个回答

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新媒体-

  1.东北地区冲击地压发生历程

  东北地区冲击地压灾害发生历程可大体分为灾害初现、逐步增加、集中爆发和相对平稳阶段。时间跨度从1933年至今,空间跨度由单矿井到多省多矿区,灾害发生原因由单一趋于复杂,期间对冲击地压灾害认知与防治水平不断提高,对冲击地压灾害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但目前冲击地压灾害防治仍面临着新的挑战。

  (1)灾害初现:1933年抚顺胜利煤矿发生我国首次冲击地压灾害,自此到1980年,东北矿区内辽源西安矿、抚顺老虎台矿、阜新五龙矿、舒兰营城矿、北票台吉矿、沈阳牛心台矿、抚顺龙凤矿和阜新高德矿相继发生首次冲击地压。在该阶段内冲击地压发生较孤立未引起足够重视,且限于当时技术水平通常与顶板事故混淆,工程人员对冲击地压的认知水平远远不够。

  (2)逐步增加: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煤矿采深和采高加大,东北矿区内发生冲击地压矿井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1985年全国所有冲击地压矿井中东北矿区占比超过40%。在此期间逐步开展了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监测预警和防治实践,但此阶段对于冲击地压的重视程度、投入和研究工作仍然不足。

  (3)集中爆发:21世纪以来,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开采强度和采深不断加大,冲击地压矿井不断涌现,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阜新等地甚至出现了连片的冲击地压矿井。在此阶段对冲击地压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和煤矿投入逐步增加,各冲击地压矿井积累了一定防治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4)相对平稳:通过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和多年的冲击地压防治实践,目前矿区内冲击地压防控形势相对平稳,但近年事故仍有发生。矿区内矿井多处于资源开采后期,整体防控压力较大。因此需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在健全现有防控体系的同时,对积累的实践研究成果进行再认识,再完善。

  2 东北三省冲击地压发生现状

  (1)黑龙江省煤矿冲击地压现状:黑龙江省现有煤矿333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72处,地方煤矿261处。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冲击地压矿井11处,均为国有重点煤矿,分布在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个主要矿区,合计产能20.35 Mt/a,约占全省总产能的19.7 %。黑龙江全省有潜在冲击危险性矿井15处,均为国有重点煤矿,合计产能29.04 Mt/a,约占全省总产能的28.1%。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内共发生冲击地压事故6起,死亡28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 414.59万元。

  (2)吉林省煤矿冲击地压现状:吉林省现有煤矿55处,核定总产能22.63 Mt/a。现有冲击地压矿井1处,即吉林省龙家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家堡煤矿),其核定生产能力2.10 Mt/a,约占全省总产能的9.3%。另外还有采深超800 m矿井6处,核定生产能力6.15 Mt/a,约占全省总产能的27.2%,其中采深超过1 000 m矿井2处,核定生产能力1.70 Mt/a,经调研认为这些矿井可能具有潜在冲击危险性,应引起足够重视。2000年以来,吉林省辖区内煤矿发生1起冲击地压事故,造成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906.06万元。

  (3)辽宁省煤矿冲击地压现状:辽宁省现有冲击地压矿井8处,分布在铁岭、阜新、沈阳、锦州、抚顺5地。辽宁省8处冲击地压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共计17.15 Mt/a,核定生产能力共计13.90 Mt/a,约占全省总产能的33.8%(其中大强煤矿为建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1.50 Mt/a计算)。2000年以来,辽宁省辖区内煤矿共发生12起冲击地压事故,造成30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 684.9万元。

参考文献:《我国东北矿区冲击地压发生特征及防治现状》

发布于 2021-04-27 15:27
0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