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掘进机工作臂漏油原因分析
掘进机工作臂输入轴和行星减速机联接,输出轴和截割头联接。工作臂主要由主轴、壳体、支撑轴承、端盖、密封件组成。靠近截割头的左侧端盖安装浮动油封,靠近减速机的右侧安装骨架密封。浮动油封抗污染能力强,润滑要求低,但成本比较高。工作臂腔体内充满润滑油,保证密封件、轴承稳定可靠地工作。漏油问题通常认为是密封件损坏造成的,但仅仅关注密封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漏油问题,对漏油问题应该从更广的视角来审视。无论动密封还是静密封, 都是利用弹性橡胶材料压紧2 个接触面达到密封效果,橡胶材料会随服役时间增加而慢慢磨损、老化,失去密封作用,这是密封件正常的损坏。然而密封件工作环境的突然恶化,例如结构载荷增大、润滑条件恶化、润滑油污染、尺寸变化等才是设备正常使用中密封件失效、产生漏油的主因。
通常掘进机工作要求岩石硬度f≤9,适用于半煤岩,岩石比例不超过50%,随着岩石硬度的升高,截割头载荷越大,密封和轴承寿命会越短。大量漏油事故的出现都是不合理使用掘进机造成的。工作臂有轻微的发热是正常现象,但是温度突然升高一定要引起重视,高温会破坏密封橡胶材料性能,引起发黑、变硬、磨损加快。工作臂热量部分来自自身摩擦,部分来自相邻部件传导,尤其当岩石硬度过高,截割头降温措施不到位,产生的热量就会传导到工作臂,引起温度升高。
浮动油封外面的防尘圈或者密封圈损坏,岩粉或者煤粉顺着相对转动的缝隙进入浮封腔,改变浮动油封配合表面的精度,加速浮动油封和周围零件的磨损、腐蚀。
密封件工作部位尺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主轴、轴承磨损,配合间隙增大;主轴限位松动引起浮封腔尺寸变化;岩粉、煤粉、磨损的铁屑、锈迹吸附在零件表面,因腐蚀、磨损改变浮封腔尺寸。
二、现场判别漏油原因的方法
基于以上工作臂漏油原因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在现场判别漏油原因的方法:
(1)观察法 外表面观察漏油的位置和出油量,判断是润滑脂还是润滑油,查看工作臂腔体内排放出来的润滑油污染情况,依次查看拆卸下来的零件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损坏情况。如果密封材料发黑说明有烧毁或腐蚀;有岩粉煤说明外侧防尘密封出现问题;润滑油发黑说明油被污染;里面有铁屑说明磨损大,要查看轴承是否损坏。
(2)嗅味法 在煤巷黑暗的环境中,嗅味法更高效,工作臂漏油、润滑油污染、橡胶材料烧毁都会发出特殊的气味,应该予以重视。
(3)触摸法 工作臂运转时,定期触摸工作臂,感觉烫手时,说明工作臂温度升高,应该立即停机检查,采取降温措施,切不可持续高温工作。用手指捻搓拆开的零件内表面物质,由颗粒类型判断漏油原因。
(4)检测法 对润滑油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分析黏度、含水量、污染度等指标来分析内部损坏的情况。测量密封件和轴承的安装尺寸是否发生变化。(5)对比法既可以和以往类似设备漏油问题进行对比,又可以拆开同型号完好设备对比内部情况。
三、漏油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1)设计方面
工作臂是整机的关键部件,密封和轴承都应该选择性能和质量可靠的品牌。浮封腔零件和端盖盘通过选材和热处理来提高硬度、耐磨性。选择浮动密封时,在浮动腔与外界接触的通道路径上可以设置迷宫,并加装2 道及以上密封。骨架密封成对相对布置,并改善配合主轴粗糙度。轴承应该按主轴和工作臂载荷均匀布局。
工作臂腔体内增加磁铁装置, 可以收集磨损产生的铁屑类物质,减少润滑油的污染。密封件和轴承件的润滑通道布置合理,保证润滑效果。
(2)加工制造方面
主轴、浮封腔和轴承座的尺寸和表面精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安装时提前用煤油将工作臂内腔清洗干净,清除焊接和机加残留的焊豆、铁屑、锈渍等。轴承安装前用煤油清洗干净,安装时应该做到少应力、无应力装配,轴向和径向间隙调整合适,这些操作可以减少轴承的磨损,延长寿命。所有零件的轴向限位要稳定可靠,防止过大的窜动。安装时密封件和轴承件先均匀涂抹润滑脂,保证润滑。
(3)使用方面
严格按照掘进机性能参数使用设备,禁止在超过设备性能要求的硬度条件下工作。同时,随着岩石硬度增加,润滑油更换频率应该增加,工作臂内润滑油应该大于腔体的2/3 以上,有利润滑和散热,截割断面岩石硬度f>7,应该每月更换1 次润滑油。设备长久停放、重新投入使用前,应该做好工作臂腔体的清洗。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润滑油的黏度及污染情况,短时间内出现润滑油污染应该及时分析污染来源。
截割工作时,坚持使用截割机构的喷雾系统,喷雾系统可以给截割头降温,也可以带走多余的热量,给工作臂降温,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掘进机工作臂漏油问题分析》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