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压力和风险持续加大,已超出其自身承载能力。基于对工业园区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经济贡献、区位分布、产业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及取排水情况等现状的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亟待提升园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意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引领动力
长江经济带 9 省 2 市在资源环境、经济基础、交通环境等方面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造成长江经济带园区发展和管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十八大”以来,国家尤其重视园区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大量国家层面重要文件中,均提出了许多与园区生态化、绿色发展相关的内容。但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之间、国家级园区与省级园区之间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园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仍停留在“合规”层面,未能在主观层面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化发展理念。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的地位尚不突出,园区转型动力机制仍不足。在产业发展方面,“大数据 +”、智能制造、“互联网 +”已成为大多数园区转型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但多停留在初级阶段,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生态,增强园区技术底蕴和创新资源,实现现有制造业和研发相结合,逐渐增加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水平,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二)亟待优化沿江园区布局及产业结构,加快园区绿色发展整体性跨越
当前,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已形成临江布局的格局,但园区产业结构失衡,形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高度集聚,上、中、下游园区主导产业差异不明显,分工协作尚待强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其中,“化工围江”尤为突出,成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失衡的典型代表。上游地区以化工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偏多。长江沿线 29 个中心城市分布不同规模和门类的工业园区共 490 个,其中以化工为主导的园区有 103 个,沿江省份化工产量占到全国的 46%,临江 1000 m 范围内企业数从 2000 年的 149 家增加到 2017 年的 715 家 。近年来,石油和化工产业项目出现自下游向长江中上游转移的态势。沿江工业园区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工业发展,但空间布局的敏感性、脆弱性,让长江长期背负着过重的包袱,也给长江带来了重大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从绿色发展水平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整体略高于全国园区的平均水平,但上、中、下游园区差异大,上、中游省份的园区在国家推行的园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创建工作中明显落后于下游园区。以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分析结果看,实现长江经济带园区绿色发展整体性跨越,仍面临较大挑战。
(三)亟待破解园区能源基础设施“大少小多”碳排放锁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基础设施共享是工业园区的重要特征,也是园区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其中能源基础设施是园区最重要的一类基础设施。研究显示,2014 年全国 1600 余家工业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 18%,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则占全国园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37%,园区应勇担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
在园区能源基础设施方面,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中共有 1820 个在役热电联产、热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达 209 GW,占 9 省 2 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 37% 左右。从燃料结构分析,这些在役机组 84% 左右为燃煤机组,容量结构呈现出“大容量机组少,小容量机组多”的特点,即 300 MW 及以上的大容量机组占园区在役总装机容量的 79% 和总数量的 19%,而 30 MW 及以下的小容量机组则分别占 7% 和 65%。总体而言,大容量机组的综合能源效率高于小容量机组,园区能源基础设施的直接碳排放占园区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平均在 75% 左右,在区域大尺度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推动基础设施低碳化对园区温室气体减排意义重大。园区大量的小容量机组的升级及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应用,将会带来显著的节能、节水、减碳等协同效应,需要流域开展一体化统筹。
(四)亟待控制园区用水总量及有毒有害污染物,解决好水量、水质、水安全问题
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基本补齐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装置建设的短板,但这仅是园区水污染防治的 “规定动作”和基本要求。在现行标准及实际管理中,园区工业废水偏重 COD、氨氮等常规指标,对有毒有害、持久性有机物等特征污染物和新兴污染物,以及生态安全等指标缺少通盘考虑,普遍存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处理的现象,由此可能引发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隐患。未来还将面临着排放提标、再生水回用等诸多压力。
靠水吃水,沿江园区和企业普遍认为区域水量丰沛,尚未控制从江河取水总量,水资源费用低,用水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比小,未起到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对全过程水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缺少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认识园区及企业用水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尚未建立从取水到排水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二、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路径与建议
工业园区对沿江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工业贡献大多超过所在省(市)的一半,园区不但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也是经济稳定的压舱石,必须坚持制造强国战略不动摇,坚持工业园区主阵地不动摇。为此,要着力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打造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提出园区绿色发展战略建议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下游地区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和长江大保护精神,全面深化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等部门,整合已出台的各类园区优惠政策,梳理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项目体系,划分主导产业类型,分区域、分等级对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提出差异化标准要求,出台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报告制度,定期发布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报告。
特别是上海、浙江、江苏等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要率先垂范,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重点在以下方面形成突破:①全流域协同发展,构建以园区为载体的现代产业体系;②科技引领,全面推进园区及企业产业数字化和生态化;③深化能源水资源双控,开展碳生产率倍增行动,显著提升资源能源产出率;④强化园区可持续水管理,构建流域 – 园区 – 企业 – 装置多级水风险防控体系;⑤实施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构建基础设施间能源 – 水产业共生体系,提高余热利用率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二)实施一体化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全生命周期绿色园区
实现园区工业系统、能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全覆盖,全生命周期建设绿色园区。工作重点:①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管理,“一园一策”与区域流域统筹相结合,实时动态地摸清园区“物质能量代谢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家底”,从系统工程和全生命周期视角,强化园区系统优化;②以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突破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以大企业、大园区为核心,构建产品间、企业间、区域间协作的动 – 静脉耦合产业链接和共生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③综合运用节约、提效、开源等措施,深化园区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土地资源开发总量和资源消耗强度双控,推动园区持续提高碳生产率,部分园区碳排放先达峰,起到引领作用;④实施更严格更透明更及时的安全环境监管,在常规污染物控制达到较高水平的同时,持续完善排放标准,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特别是加强新兴污染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防控;⑤推进园区和区域能 – 水统筹,建设清洁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色能源体系及能源 – 环境基础设施共生体系。
(三)精准科学治污,促进长江经济由“化工围江” 迈向人水和谐共生
(1)大力开展沿江化工园区和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大幅压减沿长江干支流两侧 1 km 范围内、环境敏感区域、城镇人口密集区、化工园区外、规模以下等化工生产企业;鼓励探索和尝试具有地方特色的解决方案,创新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准入控制;针对压减的化工园区和企业,采取关停、搬迁、转移、承接等措施,综合施策,破解“化工围江”之困。抓住企业入园契机,实施入园化工企业和合规接纳园区共同改造提升,提前规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实现上、中、下游地区化工园区差异化、联动发展,促进化工园区布局与长江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
(2)鼓励建设智慧化工业园区,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在上、中、下游开展重点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努力打造绿色化、智慧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提升园区管理运行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构建全过程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化工园区本质安全。
(3)推动园区开展用水三级计量和水平衡测试,强化工业园区可持续水管理。深入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严控排污口设置,一个园区只设一个排污口,加强排污口在线监测。构建多级水风险防范体系,确保极端事故状态下事故污水不流入、不渗入长江。在排污口下游、干支流入湖地区因地制宜地积极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尾水自然净化,提标提优,减少或避免尾水直接排入长江。
(4)完善园区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实施方案,完成沿江沿岸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加强日常演练。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