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矿井中微震台站的布置特点,矿井中的远震和近震是难以严格区分的。但是在震源机制反演中震源与台站需满足远场条件,即微震台站所接收到的矿震波形为震动位移场的远场部分;据此,本论文中经过推导震源位移场近、中、远场项位移场的分布关系,初步确定将矿震震源与台站距离大于500m作为较为合理的远场条件(详见论文1.3.2节)。
作者:曹安业,男,1982年6月26日生,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矿山地震监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煤炭学会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科技副总,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与行业协会科研奖励10余项,参与《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等规章编制工作。
研究方向:煤岩冲击动力灾害防控;地球物理监测与预警;矿震孕育机制与震动效应
主要成果:致力于研究冲击地压预测预警、矿震震动效应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采动应力与动载应力波协同作用下冲击地压内在机理,揭示冲击孕育过程中动静载叠加演化诱灾的本质规律;研究挖掘冲击地压复杂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多元前兆信息特征,开发基于地球物理监测的冲击地压多元融合预测预警方法;研究矿震震源孕育机制反演方法、矿震类型分类方法及不同类型矿震震源参量特征,揭示矿震能量传递衰减规律及对采掘空间的冲击扰动效应。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