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我国能源改革重点在哪儿?

提问者认为标题已经详细的描述了问题的所有要点,
所以没有再添加更多内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匿名 提出于2022-07-29
1 关注
0 收藏
1156 浏览

1 个回答

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新媒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上表示,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一个长久的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要逐步减少,风电、光伏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新增供应量中占较大的比重。风电、光伏是能源绿色转型、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的主力能源,但是它波动性大、不能连续稳定出力,所以我们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的供应,能源发展改革还是着重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稳增长与调结构,立足于我国能源基本国情,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今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需求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所以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统筹好非化石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和优化组合。能源消费总量中越来越多要来自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可靠供应方面,化石能源要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是要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减少的同时,要保持能源安全供应能力不下降。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同时,其绿色价值还要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发挥不同品种能源的保障作用,促使其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耗能产业向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域聚集,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要加强能源法治建设。继续将法治政府的建设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健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能源法的立法,电力法、煤炭法和石油储备条例等的制修订。通过系统的立法、执法、普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把能源领域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为建设能源强国构建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

  从能源消费看,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0%,以年均约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6.2%的国民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期从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费增量的60%以上。

  同时,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据统计,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4亿千瓦,人均电力装机容量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长至1.7千瓦。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达41.3亿吨,大型煤矿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1亿千瓦,发电量达到2.4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9%;原油产量实现连续3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

  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此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得到稳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3.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45.5%。

  当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如何保障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备受关注。对此,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持续加大能源领域的有效投资力度,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增加能源供给能力,总体来看,上半年能源供应保障有力有效。

  据悉,上半年能源重大项目的投资同比增长15.9%。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3%、7.8%和13.5%。原油、天然气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和4.9%。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截至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电煤的库存超过1.7亿吨,同比增长51.7%。

  对于下半年能源保供形势,李福龙表示,随着稳增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预计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和上半年相比会有所加快。进入冬季取暖期以后,电力、煤炭、天然气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能源行业已经提前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保障预案,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确保下半年能源供应稳定。”李福龙说。

发布于 2022-07-29 08:45
0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