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其他行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结合煤炭行业自身特点,认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以安全绿色智能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为主攻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行业与新能源及新技术、新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促进煤炭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发展转变,实现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全要素的高质量发展(康红普,2021)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因此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三高三低”的基本特征(康红普,2020)
一、高效率
目前,我国面临着非常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其中煤炭行业担负的责任尤为艰巨,迫切需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行业效率。高效率就是要在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各环节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做到节约高效。煤炭开采方面,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智慧矿山建设,以技术装备升级带动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实现先进产能占比大幅提高,行业整体人工工效大幅提高。煤炭运输方面,彻底改变煤炭物流服务“小、散、弱”的局面,具备完善的煤炭综合物流通道和煤炭现代物流体系,运输、管理、仓储、保险、包装等物流各环节成本不断降低,运输效率显著提高。煤炭利用方面,煤炭消费进一步向发电、转化大型用户集中,做到煤质和不同利用技术、装备精准适配,实现燃煤发电效率、化工转化效率大幅提高,煤耗大幅下降。
二、高安全度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以安全为核心,实现“低死亡”到“零死亡”到“零伤亡”的阶梯迈进。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开采深度融合,构建煤矿开发的新型智能模式。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实时互联、自主学习、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等智能化功能,实现煤矿开 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一键启动、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智慧矿山比例大幅提高,百万吨死亡率、伤亡率大幅下降(牛克洪,2021)。
三、高水平人才
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从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当前,在煤炭行业各个领域都存在人才紧缺现象,关键技术人才、战略新兴产业人才以及具备国际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在当下能源结构转型、煤炭革命的关键时期,我国煤炭行业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和人才流失的风险。充分的人才储备、合理的人才结构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煤炭行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大行业与人才准入门槛,集聚造就一支符合行业发展需求、能够引领行业进步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包括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建成煤炭行业内外高度认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低损害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使用,煤炭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煤炭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对煤炭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煤炭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处理煤炭生产、消费与生态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社会既需要煤炭行业提供强大物质原动力,又对煤炭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低损害”的管制和约束。低损害就是要求煤矿全面实现绿色开采,最大程度降低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开采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对空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降低对地表、边坡、农田及建筑设施的损坏,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开采完成之后,及时并最大程度恢复对采煤沉陷区和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废弃矿井与所在区域的发展自然结合。
五、低排放
我国煤炭利用技术虽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距离绿色清洁低碳能源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煤炭利用过程环境成本仍然较高,碳排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亟须推进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低排放。煤炭开发过程伴生煤层气资源需高效利用,降低瓦斯温室气体排放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实现全面资源化利用,大幅降低堆存排放量,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叠加效益;煤炭主要利用方式实现近零排放。煤炭燃烧实现全面超低排放,重点通过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耦合及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水平提升协同减碳,破解“碳”瓶颈问题;煤的清洁转化实现废水全循环零排放,碳流失率显著降低。
六、低伤害
党和国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长期以来,恶劣的井下工作环境给煤矿工人带来了多种职业病、职业禁忌症,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身心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煤炭行业最大程度降低对员工的伤害。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大幅改善矿井工作环境,包括降低井下粉尘浓度、噪音污染;改变井下高温、振动、高湿的恶劣工作条件;加强对矿工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供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等防治服务;积极对井下工人心理卫生进行干预防治,实现职业病病例零新增。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