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降水量约400mm 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富煤、缺水地区,水资源量有限, 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是维系区内工农业发展、人畜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基础。 由于煤层浅埋,埋藏条件优越,适合大型机械化开采, 该区在以往煤层开采过程中多次造成煤层上覆基岩全厚切落或导水裂隙破坏含水层底板结构失稳,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失去储水功能, 破坏水资源平衡,因此保水采煤技术应运而生。保水采煤的核心是在矿区规划、设计及开采阶段采用的科学采矿方法, 促进矿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其主要目的是在采煤过程中保护富水性较强的具有供水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含水层结构稳定。
以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认为保水采煤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煤层开采过程中,通过控制岩层移动维持具有供水意义和生态价值含水层(岩组) 结构稳定或水位变化在合理范围内, 寻求煤炭开采量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最优解的煤炭开采技术(范立民,2017a)。
由此可知, 保水采煤着眼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供水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含水层,除此之外的各类含水层均不在保水采煤研究的范畴之中。 保水采煤实现途径是以岩层控制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而研发具有抑制导水裂隙发育的采煤技术。 保水采煤的对象为含水层结构和水位埋深,要求含水层结构稳定,或短暂失稳后造成的水位下降在一定时间后能恢复至不影响其供水能力的范围。保水采煤的目的是优化煤炭资源开采和水资源供需平衡之间的矛盾,达到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来源:《保水采煤的理论与实践》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