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怎样用“学术招牌”代替“人才帽子”?

提问者认为标题已经详细的描述了问题的所有要点,
所以没有再添加更多内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匿名 提出于2020-06-22
1 关注
0 收藏
1058 浏览

1 个回答

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新媒体-

  我国突破性成果偏少,但高层次人才帽子却明显偏多,结论必然是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并未做出过突破性成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重点项目攻关实行“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这预示着,我国的人才评价制度将从以头衔“帽子”论英雄向以创新能力论英雄转变。

  但是,认清评鉴揭榜者是否能干绝非易事。许多人可能认为,“揭榜挂帅”是有好想法、年轻敢干就可以。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由于长期“四唯”“五唯”,有不少被埋没或半埋没的拔尖人才,可能已经做出突破成果,但被大材小用、大材中用,他们是最需要揭榜挂帅的人。如何通过规范、公正的方式评鉴揭榜者是当务之急。

  正确评鉴揭榜者绝非易事

  “揭榜挂帅”的主张很好,但是评鉴揭榜者是否能干、是否具有突破性创新能力绝非易事,主要难点有三:

  第一,不能依据“人才帽子”确定揭榜者是否能干。

  强调“谁能干就让谁干!”就是要超越以往的“谁帽子高就让谁干”,这是破“四唯”破“五唯”的题中之义。而且,“以刊评文”、“数数”评人,只能选拔出较好人才,而不是拔尖人才的标准,而只有后者才能做出突破性创新成果,是难题“无解”和“有解”的差别。笔者认为,只有拔尖人才方可揭榜挂帅。

  第二,是否可以通过同行评议来评价揭榜者呢?这也不易

  拔尖人才分为成名和未成名两种,年富力强的前者可以胜任,但人数少,在国内的更少;后者则很难得到及时公正的评价。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搞项目评审、专家投票,往往把颠覆性技术“投”没了。“谁能干就让谁干”实际上大多指的是那些已经做出突破性成果但尚未得到承认的未成名者。

  第三,是否可以通过代表作来评鉴揭榜者呢?答案也不乐观。

  实际上,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已有3年多时间,但阻力重重,并未得到真正实行。在我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指挥棒让“以外刊评文”继续盛行,高层次人才评选实际实行的仍然是以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篇数为主论英雄。同时,代表作也需要同行评议,难以避免同行评议存在的主观性、非共识和利益纠结等痼疾。有人担心,如果靠代表作,关系硬者能以一当十,产生新的不公平。另外,“四唯”“五唯”受益者的阻力不容忽视。

  “学术招牌”能否扭转不正之风

  科技史和现实都表明,在学术领域,越高端的人才越能够用代表作来衡量其水平。诺贝尔科学奖、菲尔兹数学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权威大奖都是奖励一项具体的科技成就。

  古今中外,一流学者的显著特征是都有自己的学术招牌和人才招牌,用户和外行完全可以直接甄别。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杨振宁-规范场、高锟-光纤通信、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库恩-范式、波兰尼-默会知识、席泽宗-古新星新表等。

  人才帽子和头衔只是一个标签,学术招牌则显示有用信息:显示学者的核心贡献与前沿地位,突出学者个人品牌;对同行及其他学者和用户有帮助,可作为研究起点和供需对接;接受学界及社会的检验、监督和比较,可以去伪存真。

  学者是否有学术招牌,从其系列成果特征和系列学术演讲题目的集中度,很容易看出,只要面向包括同行在内的学术界、在网上公开规范展示并附上学术界的反响和评价,就可以直接甄别一流人才。

  因此,以学术招牌论英雄,根本不用数顶级期刊论文的篇数。笔者建议,用可检验的代表作替代难以检验的人才帽子,回归学术本位。

  代表作+互联网:揭榜者的试金石

  用代表作甄别拥有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揭榜挂帅者,需要程序化的甄选方法。笔者认为,代表作法要同互联网结合。

  即,在揭榜者提供张榜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代表作之后,在互联网上规范展示这一突破性成果的突破点四要素——突破什么、怎么突破的、突破的创见、突破的前景,之后再列出代表作的学术界反响和国内外同类成果的盘点比较,并用一句话凸显其突破性成果的核心贡献。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已做出突破性成果但尚未得到普遍承认的揭榜挂帅者;对于只提供很好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项目,则给其预研究的机会。同题有N位揭榜者时,只要在网上列表比较他们作为代表作的突破性成果与突破点四要素及其学术界的反响、评价,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做出前沿突破犹如体操比赛做高难动作,能力弱者无法完成或者破绽百出。以代表作论英雄和以突破点四要素论代表作相当于经过两次聚焦,加之公开展示和盘点比较,可以实现公开透明、规范展示。

  用可检验的代表作替代难以检验的人才帽子,有助于消减学术泡沫,减少“只见一流学科、不见一流学者”的怪现象;也有利于精简人才“帽子”,引导青年学者深入钻研,成为细分领域的顶尖高手。在学言学,回归学术本位,才能尽快破解“一流人才僵局”,落实“谁能干就让谁干”,扭转原创、突破、颠覆性成果明显偏少的局面。

  (作者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报》记者陈欢欢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于 2020-06-22 09:55
0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