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技术原因有哪些?

提问者认为标题已经详细的描述了问题的所有要点,
所以没有再添加更多内容。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匿名 提出于2020-07-07
1 关注
1 收藏
1678 浏览

1 个回答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3—2016年,我国共发生较大以上煤矿瓦斯爆炸事故54起,死亡593人。2013—2015年全国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逐年降低,特别是重大以上瓦斯爆炸事故降低明显。但2016年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反弹明显。 乡镇煤矿、采空区(密闭区)和采煤工作面、西南和东北地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高发。

  事故发生主要共性技术原因

  1. 违法组织生产

  1)无证非法开采。非法采煤点操作工艺简单,基本无专业技术人员,很多作业人员对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完全不了解。瓦斯等灾害没有治理,使用简陋工具采掘,通风不良引起瓦斯积聚,作业不规范易引发明火,发生事故的几率必然增加。如2013年8月5日云南昭通独眼井盗采瓦斯爆炸,2016年4月15日湖北黄石独眼井开采瓦斯爆炸,2016年1月6日陕西神木违规爆破封井引发邻井煤尘爆炸事故等。

  2)非正规开采方式。采用不正规开采方法或不正规通风方法,致使矿井不能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矿井瓦斯不能及时被排除而造成积聚,提供了爆炸源;违章操作引发的明火或违章放炮引发瓦斯爆炸事故。2016年10月31日重庆永川区金山沟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巷道式采煤方法、以掘代采,串联通风造成瓦斯积聚;违章“裸眼”爆破落煤,引发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

  3)拒不执行监管部门指令,冒险作业。一些煤矿企业拒不执行监管部门指令,擅自复工复产或发生事故后强令员工冒险作业,造成不必要伤亡。典型的案例为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瓦斯爆炸事故,在6 d时间内接连发生了6次瓦斯爆炸。

  2. 违规违章作业

  1)违规违章作业导致瓦斯积聚。一是不安规定进行通风,容易造成井下工作面供风量不足或出现循环风,进而引起瓦斯积聚。如:供风量不足、局部通风机停电等。二是违章作业导致采空区(密闭区)瓦斯涌出。如2014年12月15日山东省济南李福煤矿启封密闭违规排放瓦斯;2015年4月27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老林头煤矿停开局部通风机,采空区瓦斯和断层裂隙瓦斯涌入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

  2)违章作业产生明火或直接引爆瓦斯。一是违章作业产生明火:如2014年8月13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润丰煤矿工人矿灯灯线破损短路,产生电火花引发局部瓦斯爆炸;2015年11月17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违章实施O2、C2H2切割作业时,点火瞬间产生高温火源引起瓦斯爆炸。二是违章放炮产业的爆炸冲击波引爆采空区瓦斯:如2014年5月13日吉林省白山市宏达煤矿违章放糊炮,引爆巷道上部采空区瓦斯;2014年7月11日江西省鸣山矿业违规采煤、违章放炮导通上部采空区,引发采空区瓦斯爆炸。

  3. 深层次安全与技术管理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总体来说,我国安全生产人才总量不足,仅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3.6%,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工作岗位吸引力不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高瓦斯和突出矿井较多,还存在大量9万t/a以下的小矿井。这些矿井大多技术人员短缺,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较为普遍。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一线操作工持证上岗率低,由此带来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形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一旦隐患长期存在,则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2)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一是以通风系统不合理、局部通风方式不合理、井下通风设备使用不规范为表现形式的通风管理不严格,通风系统形成不及时或不稳定,结果就直接导致风流短路,瓦斯积聚;二是矿井生产技术管理混乱,矿井通风管理和矿井瓦斯管理技术密集型很强,涉及矿井开采设计、生产布局、采煤方法、巷道布置、通风方式、瓦斯地质等各个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隐患或事故的发生。

  3)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满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需要。由于2013—2015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大量企业亏损严重,煤矿安全投入得不到应有保障,很多煤矿技术装备购置、技术改造、员工安全培训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安全生产。

  4)安全监察监管不到位。部分地方政府对非法违法生产的煤矿企业监管检查不到位,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生产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对超层越界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复产复工验收把关不严、对停产煤矿监管不严等方面。

参考文献:《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技术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布于 2020-07-07 10:47
0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