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企业个数和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矿数量已由最多时的9万多处减少到5800多处,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而在企业数量方面,在市场调节及政府化解过剩产能和大力推动兼并重组背景下,近些年规模以上煤矿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贵州重组成立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盘江煤电集团),打造以煤电为龙头骨干的全产业链集团,提升有效供给、强化电煤保障、推动转型升级;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煤炭资产转让给河北国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源公司);辽宁战略性重组省内9家能源国企,组建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辽宁能源集团),着力推动煤炭、电力、煤油电热循环经济、新能源、现代金融和高端制造集聚协同发展。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煤矿企业数量为4505家,相比2014年下降37%。在区域分布方面,煤炭生产重心继续向晋陕蒙新等资源禀赋好、竞争力强的地区集中。2018年,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8个省(自治区)亿吨级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1.2亿吨,占全国的88.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晋陕蒙新四省(自治区)原煤量占全国的74.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另外,在国家“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煤炭开发总体布局下,我国西部地区主体开发煤矿企业数量有所增长,中部和东部地区基本稳定。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主体开发煤矿企业分布见表1-1.
2.煤炭企业产量
经过2016年以来的化解过剩产能,到2019年煤炭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煤炭行业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受国家政策和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煤炭高质量供应能力显著增强,煤炭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查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建成千万吨级煤矿52处,核定生产能力8.21亿吨/年,约占全国生产煤矿总产能的1/5。从地域分布看,52处千万吨级矿井分布在7个省(自治区),14个地市(自治州)。
从省(自治区)看,内蒙古21处,产能3.91亿吨年;陕西15处,产能2.10亿吨/年;山西8处,产能1.33亿吨/年;新疆3处,产能3000万吨/年;宁夏2处,产能2400万吨/年;安徽2处,产能2330万吨/年;云南1处,产能1000万吨/年。从地市看,榆林市15处,产能2.10亿吨/年,鄂尔多斯市11处,产能2.06亿吨/年;朔州市6处,产能9200万吨/年。
从矿井类型和规模看,52处千万吨级矿井中,井工煤矿33处,产能4.67亿吨/年;露天煤矿19处,产能3.54亿吨/年。其中,产能超过3000万吨/年的煤矿3处,全部为露天煤矿,分别是: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煤矿(3500万吨/年)、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3500万吨/年)、神华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3400万吨/年)。产能在2000万~3000万吨煤矿9处,其中井工煤矿3处,分别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补连塔煤矿(2800万吨/年)、同煤大唐塔山煤矿(2500万吨/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布尔台煤矿(2000万吨/年)。
从煤矿企业分布看,中央企业有千万吨级煤矿36处,省属及地方国有企业13处,民营企业3处。中央企业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6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处;省属国有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处、兖矿集团有限公司2处、淮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处。
根据2019年中国煤矿企业煤炭产量50强名单,中国煤矿企业煤炭产量50强共完成煤炭产量26.58亿吨,占2018年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72.23%,产量较上年50强增长5.69%,共拥有煤矿1209处,平均产能提高到249万吨/年左右。中国煤矿企业煤炭产量前10强原煤产量18.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50.82%,较上年前10强增长10.34%。煤矿企业产量分布情况具体见表1-2。
参考文献:《中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报告2020》
转载本文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参考文献+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